2008,最困难的一年。在已经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温州的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切身体会到了。最近,就连一向“衣食无忧”的互联网行业同样也发出了“冬天来临”的声音。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一篇《冬天的使命》引发了业界激烈的讨论。 对于温州企业来说,尽管时间正处于夏天,但冬天的感觉并未减少。今年以来,温州知名的企业家们在公司的不同场合,都明确地发表了类似的“过冬宣言”,对今后的发展作出新的规划,他们在冬天里的准备,值得温州众多的中小企业来借鉴。 温州不会失去鞋都优势 吴敬琏评价中国经济时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话:这是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目前鞋业出现些压力是必然的,也并不纯粹是件坏事,有实力的企业更应有责任化压力为动力,通过自主创新、自主创牌,加快转型与提升步伐,不断增加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始终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西班牙、意大利等一开始以鞋业制造为主的国家,不是同样把制造的环节转移出去了吗?但是,他们留下了原创型的设计研发,留下精湛的工艺,留下了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留下了在全球高端市场的销售网络。他们的昨天正是我们的今天。 ――康奈集团董事长 郑秀康 要学会自己救自己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喜也有忧。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艰难的一年,苦大于乐。 从目前来看,中国鞋业已经处于“寒冬期”。外国的贸易壁垒、外贸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新《劳动法》的实施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制鞋业的发展。对于这些,可能大家平时很少关注,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现在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求生存保命是首要任务。但对我们奥康来说,相比之下,大的发展形势是好的。 虽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正常的。因此,我们每个人要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在挑战中寻求机遇,我们不但要图生存,更要谋发展。 因此,我们要把当前面临的困难作为前进的动力,自主创新,转型升级,走出困境,渡过难关。更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自己救自己,转变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而这次思考周我们就要做到既要自己保护自己,又要自己拯救自己,更要战胜别人。 人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转折点上,只有在逆境中赢在转折点上,才能脱颖而出。 ――奥康集团总裁 王振滔 坚持自己的发展战略 作为温州地区首家在国内上市的服装企业,我感到上市后最重要的是发展战略,因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不是产品,而是未来预期、未来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因为战略决定成败、战术决定好坏。 “多品牌经营,国际化发展”是报喜鸟的未来发展方向,虽然只有短短十个字,但是在原材料涨价、银行贷款收紧、汇率升高、新的《劳动法》实施等条件制约下,执行起来仍属不易。但是古语有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有目标、有方向,天天去做、踏踏实实地行动,我想总有一天会成功。 ――报喜鸟集团董事长 吴志泽 多种渠道并进规避风险 目前,资金短缺、美元贬值、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工业用地难……都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几大难题。但面对国际国内两个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企业本应及早做好从容应对的准备。 庄吉现阶段正在加快上市步伐,以改良融资渠道,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网络建设,进一步稳固和拓展市场,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加强与国际服装品牌的合作,借助外力拓展国际市场。同时,适当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跨领域经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庄吉集团总裁 吴邦东 把质量作为底线而非命脉 温州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特有的,而是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缩影,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应对这些“成长烦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转移、升级是一种必然趋势。传统产业要真正渡过困难,既要依靠政策扶持,同时要不断关注外部形势变化,更要理性面对眼前的危机,尽快转型,靠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去化解这些压力。 温州童装乃至中国童装业想要发展,绝不能一条腿走路,生产加工质量已成为底线而不是命脉,除进一步加大产品开发外,更应把品牌从区域推向全国、全世界。 ――红黄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显东 今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加深、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物价上涨幅度偏大、宏观调控措施趋紧等,让企业发展感到很大的压力。 我认为服装行业发展真正的关键点不在于做大,而在于做快、做强。近年来,森马在商务模式上做了重大调整(从原来的“配补制”转向现在的“订货制”),并不断挖掘市场潜力,提高管理效能。虽然我们现在的宏观环境存在着很多的挑战,但我坚信“严冬过后必有暖春”,只要我们发展的意识不淡化、发展热情不减,就必能迎来暖春。 ――森马集团董事长 邱光和 新形势下要注重“微观发展” 2008年,对我国的经济环境来说,是最困难的一年;对民营企业的发源地温州来说,也是最苦难的一年。目前形势下,温州众多民营企业主要面对几种趋势: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环境保护越发受到重视,之前集中发展的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需要退出市场;以前倡导“又快又好”发展,但现在的发展政策变为“又好又快”,一大批企业必须及时跟着调整经营政策,否则就有出局风险。宏观政策力度加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率下调,又加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绝大多数企业生存“日益艰难”…… 这一年,对我们来说,是“最困难,也是有最大机会”的一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应再完全依赖产品的利润,而要注重“微观发展”,以管理产生效益,比如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改造、工艺流程改造、员工自身能力提高和完善管理模式等途径,缩减各方面的成本。 ――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 郑元豹 <<<相关链接 国内名企的过冬宣言这是一个长冬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下滑,中国市场出口放缓,通货膨胀增长较快,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都在上升,所以对于低利润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这次冬天肯定不是几个月就能够结束的。经济周期的冬天要以年来计算,这次冬天不算太乐观也不算太悲观的时间应该是至少有两三年。我们会做好积累,为过冬做好准备。 ――TCL董事长 李东生 思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思科现在开始实行很多政策,如减少员工出差,减少会议,高层领导出差不能坐头等舱,要坐须自己掏钱等这一系列的措施。思科尚且如此,华为就能独善其身?” “思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当然我不是在激励人们,而是在警示人们,他们比我们更感知市场竞争的艰难与残酷。思科比我们聪明,他们对未来的困难,早一些采取了措施,而我们比较麻木而已。” ――华为总裁 任正非 冬天的使命 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得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面对冬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有过冬的信心和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做好做强不做大”的策略已经开始在各子公司得到坚决的实施。我们不仅仅要让自己不倒下,我们还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客户――全世界相信并依赖阿里巴巴服务的数千万的中小企业不能倒下!我们要牢牢记住:如果我们的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 第二,要做冬天该做的事:我们要再一次回到商业的基本点――客户第一的原则,把握危险中的一切机遇。一支强大军队的勇气往往不是诞生在冲锋陷阵之中,而是表现在撤退中的冷静和沉着。一个伟大的公司同样会体现在经济不好的形势下,仍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并在困难中调整、学习和成长……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