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外贸订单减少,美元次贷危机等的不利因素让各行业中小企业伤痕累累,叫苦不迭,对温州来说,以轻工见长的中小制造业企业也面临“过冬”的抉择。与处在困境中的温州本土企业不同的是,温州的外资企业,他们对温州的市场似乎更加看好,对未来的市场也似乎更加有信心。 在众多的质疑中,我们难免会问:他们当前的处境又是如何,外部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对他们的最大影响是什么,他们还有没有进一步的投资计划,在与温州企业合作或投资这么多年时间里,他们见证到的温州或温州企业最大的变化又是什么?或许下面的访谈会让我们体会他们的心声。 坚持住, 再寻求走出困境办法 在当前的各种不利因素下,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是员工工资和原材料的价格。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目前中方提供的材料价位如果难以合作,可能会另寻别处。 按当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对整体市场前景,感觉不是很乐观。尤其是当前的温州的市场跟大环境一样,都很不好。虽然公司最近一年的业绩还算正常,有一定幅度增长,不过利润无法同步。这也决定了我们在温州的投资走向,目前我们在温州还没有进一步的投资计划。 个人觉得,在当前不利的环境下,温州企业应该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先要坚持住,然后再寻求走出困境的办法。 当前温州经济出现增长放慢等现象,不是温州一个地方独有的,其实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其他地方也都这样。 在温州投资或与温州企业合作这么多年来,在我所有接触、了解的温州企业当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以前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要求合格就行,现在都要求完美了。 企业介绍: Suit Supply公司,荷兰最大的西装连锁销售商,2004年开始与温州企业合作,目前的合作方主要是夏梦、杰亚迪等专业西装制造企业。 (Suit Supply公司中国区总经理Tabe Ammerlaan) 对温州市场充满信心 虽然当前国内经济环境并不十分看好,温州经济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但从酒店开业的筹备情况来看,一切进展顺利,这也说明温州的经济大环境还是不错的。 2007年温州人均GDP首次超越3995美元,而市区人均GDP更是高达8505美元,说明温州市区人均消费水平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预示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国际各大顶级奢侈品牌也陆续抢滩温州市场,充分显示了温州人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2007年餐饮业零售额达116亿元,酒店2007年平均入住率达75%以上。 当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外消费品市场疲软,对温州的中小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在我看来,增长放慢是个暂时的过程,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相信温州在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后,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巅峰,我们对温州的市场充满信心。 企业介绍: 总部设在香港的亚太地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香格里拉目前拥有两个品牌:豪华的香格里拉饭店和针对中端市场而设的商贸饭店,共计55家饭店,客房量已超过28000间。此外,集团还有超过50个新酒店项目正在筹措中。 (温州香格里拉大酒店总经理奚健勇) 温州在“长大” 在当前各种不利因素下,作为消费品零售终端企业,特别是一家大型卖场,温州经济的下挫并没有带来特别不利的因素,整个卖场的销售额还是稳步上涨。一般来说,在高通胀时代,经济疲弱时期,消费品零售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 温州人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这是有目共睹的,温州消费品市场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我们这种零售大卖场来说,温州人消费习惯也正在逐步改变,购物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易初莲花自落户温州以来,每年业绩大幅增长,最近一年也是一样。 如今,我们卖场都在努力发挥国际性连锁大卖场优势,以及挖掘本土化,实现两者的有效、完美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温州市民。对未来的规划,我们易初莲花早有计划在温州再开几家大卖场,但至于具体的步骤还没有成形。 对温州近年来的市场状况,我最大感受就是,温州在“长大”:一是温州城区在扩大,像三年前落户时,感觉附近大型住宅区都还在建设开发之中,现在,大型社区日益成熟。而且这两年,温州东向发展也很快,像滨海园区等;二是“企业”也越来越大,像可口可乐在温州设生产基地等。 企业介绍: 易初莲花购物中心系正大集团旗下公司,正大集团是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1994年,易初莲花购物中心的第一家门店开于曼谷;1997年,易初莲花购物中心进驻中国,2005年,易初莲花登陆温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