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鞋展门庭冷落“世界鞋都”寒意阵阵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8-11-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8| 评论: 0

摘要: 一场从美国华尔街刮起的金融海啸正向全球蔓延,中国制鞋业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被誉为“世界鞋都”的东莞已感觉几分“凉意”。本月初落幕的亚洲“第一鞋展”,不

一场从美国华尔街刮起的金融海啸正向全球蔓延,中国制鞋业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被誉为“世界鞋都”的东莞已感觉几分“凉意”。本月初落幕的亚洲“第一鞋展”,不复重现往届人流如鲫的景象。东莞制鞋业内有识人士在感觉到阵阵寒意的同时,已认识到OEM生产方式带来的生存困境,正积极自救。

    本次参展鞋企减少近百家

    10月30日-11月1日是“第八届中国东莞国际鞋展・鞋机展”的日子,该展览有亚洲“第一鞋展”的美誉。但该展览却没有出现往届人流如鲫的场面。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会吸引了500多家参展商参展,相比第七届国际鞋展,本次参展的鞋企减少了近百家。

    不但本土展商在锐减,采购客人也在减少。从第一届就参展的贝家鞋业董事长王伟说:“本届展会参观或采购人员明显比往届少,用减少一半来形容也毫不夸张。”他告诉记者,这是东莞这一“世界鞋都”首次遇到的情况,不会比2003年“非典”时好到哪里去。

    本次展会主办方之一、雅式展览公司董事长朱裕伦颇有些感慨:“本次东莞本土展商不多,与他们OEM的生产方式有很大关系,这也是目前东莞鞋业处于困境的原因之一。没有自主设计能力的企业,往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感受的压力会更大。”

    本土鞋企生存陷尴尬局面

    去年常登鞋厂从东莞撤离,也许是那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鞋企在东莞生存的尴尬局面的缩影。

    东莞市东城大塘头工业区的常登鞋厂如今已大门紧锁。这家工厂曾是东莞颇有名气的鞋厂,也是东城大塘头一带最大规模的鞋厂之一,鼎盛时有7000工人。从去年开始,金融海啸的前奏就开始波及到东莞的制鞋行业。去年12月20日,该厂就离开了东莞。这个曾经为阿迪达斯、锐步等名牌运动鞋代工生产的鞋厂的离去,使这条昔日热闹的街道骤然冷清了。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的秘书长王颖坦言,中国制鞋业进入了20多年高速发展后的“严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鞋业加工贸易以OEM为主,处于产业低端,从中获取的利益有限;大部分的加工贸易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品牌与国际渠道,抗风险能力不强。在这场金融风暴上,有一些企业已经关门、倒闭。“中国的鞋业最终的方向,是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隆国强说。

    靠转型升级寻求突围之路

    东莞鞋企该如何面对生死困局?先积极自救,然后得到政府有针对性的支持,东莞女鞋王华坚集团给出了这样一条路径。2006年,华坚集团进行了投资转型,在赣州投资建厂,总部设在东莞,小订单、采购、业务、开发、附加值比较高、难度比较大、时间要求比较快的订单在赣州工厂做。上月31日,该集团在东莞鞋企集散地厚街举行了一个全球最高级别的鞋业论坛,将高层官员、权威专家以及国内众多鞋企老总、国外顶级贸易商聚集在厚街,分析形势、探讨产业突围及救赎之道。

    一个企业花大力气举办如此高规格的论坛,本身就有自身布局的战略考量。此次论坛,东莞市不仅作为主办方,而且副市长等领导的全程参与,带给东莞市鞋企更多的信心,表明政府已经将目光更直接地投注在这个产业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