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昨日下午,晋江市再次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针对运行成本上扬、外贸环境趋紧、融资难等企业遇到的难题,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鼓励企业有为应对,把握机遇,从技术设备引进、企业融资、企业互助合作、自主创新提升品牌和开拓国际市场等五个方面寻求突破。 市场“倒逼”企业可趁机引进设备 今年上半年,油价大幅度攀升,鞋底、皮革等原辅材料持续上涨,再加上用工成本明显增长,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晋江不少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大缩小。面对难题,杨益民认为,晋江的企业应在降低生产成本上寻求突破,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用工成本支出。同时,还可考虑依托行业协会牵头,组织集中采购企业生产原辅材料和机器设备,降低生产投入成本。 事实上,今年前三月,晋江相继有40家企业提出购买国内外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要求。不久前,省经贸委牵头组织企业赴欧洲考察,其中,包括亲亲、福源、金冠等在内的晋江14家食品企业,就提出了额度超过2亿元的采购先进设备的清单。 “我们买进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这不仅是晋江食品企业升级的需要,也为它们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晋江市食品协会秘书长陈昌熙表示。引进这些设备后,晋江的食品企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企业融资添新渠道 国家银根紧缩,不少中小企业在资金链上遇到了麻烦。为此,晋江开始在保障资金上寻求突破。 晋江市政府发动企业参与,先后成立了融资担保公司、全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及晋江市红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试行商标专用权及股权质押贷款办法,多管齐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据了解,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分别成立不到3个月和1个月,就已经帮助晋江中小企业获得4000多万元的贷款。杨益民表示,下一步,晋江将着力运作好这些融资办法,全力扶持企业渡过难关。 自主创新促进品牌建设 “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寻求突破。”这是晋江应对困难的又一方向。在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同时,晋江还鼓励一些规模企业参与行业内部标准起草,掌握行业技术制高点和标准话语权。 此外,晋江市政府正在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从生产中心型向品牌导向型、研发创新型转变,走个性化、差异化道路。如鼓励传统产业中品牌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整合,建立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体系,建立品牌企业为主做品牌、研发,中小企业为主做贴牌的双赢格局。 国际市场深挖商机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海外市场的大蛋糕仍不能丢弃。 杨益民表示,晋江仍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上寻求突破。如组织品牌企业抱团参加国外知名展会、到境外设销售网点、培育代理厂商、开展品牌并购,以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本地企业加强合作结成联盟 “在促进企业联盟上寻求突破。”杨益民表示,在外贸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晋江市制定了鼓励扶持政策,重点推进服装、鞋业品牌加工链供需对接,引导区域品牌企业就近外派订单,鼓励更多中小企业为本地的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横向延伸品牌加工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