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鞋业大腕聚泉献策产业升级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8-12-5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5| 评论: 0

摘要:    金融海啸下,中国鞋业发展何去何从?日前,在泉州鞋业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上,一场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国鞋业发展论坛同期召开。泉州知名的鞋业品牌领军人物

   金融海啸下,中国鞋业发展何去何从?日前,在泉州鞋业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上,一场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国鞋业发展论坛同期召开。泉州知名的鞋业品牌领军人物――丁水波、丁志忠、许景南以及台湾制鞋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昭杰、康奈集团总裁郑秀康、新百丽鞋业(深圳)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盛百椒等业界知名人士参与了这次论坛。

    应对危机  当前要练好内功

    全球金融海啸会影响全球经济,影响全球消费,出口萎缩,不少业界人士认为,这样的后果比人民币升值、退税率下降更严重。但作为泉州鞋业商会会长,丁水波却感觉信心很足。“首先,国家强力拉动国内市场,4万亿扩大内需;其次,我们主要的运动鞋是日用消费品,平时都要穿,运动鞋服已经日渐生活化,市场空间更大;再者,泉州产品相对中档,比起高端的NIKE、ADIDAS等,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弱”。

    信心有了,制鞋企业当前该有哪些动作呢?安踏的丁志忠认为,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泉州鞋业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2001年,我们安踏制定了高速的发展战略。遇到这次危机,我们调整了内部战略,当前,主要还是抓好内部管理。企业不管大小,都要有核心竞争力,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调整好发展战略。”

    盛百椒认为,泉州企业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虚荣,踏实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现在国内的一些企业有这样的现象,企业做好了,企业家就明星化,比娱乐明星还娱乐明星,但泉州的企业家不会这样。比如说我去参观了安踏,发现它已经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这就是泉州企业面对金融风暴最有力的武器,穿得最久最舒服的鞋,那是最便宜的鞋。更何况,本身制鞋业国际分工的大格局,还没有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被任何地区和国家替代,这点成立了,中国制鞋大国国际分工的角色没有发生变化,只要大家都还要穿鞋的话,泉州鞋就一定有它的立足之本。”

    泉台合作  往品牌和通路去走

    当前的“大三通”环境,为泉台产业对接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同样,不少业界人士认为,台湾和泉州在制鞋很多方面都存在共通和互补的地方,为新环境下泉台鞋业产业合作,共同打造国际品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七八年前我们就发现,对台湾制造业威胁最大的,就是泉州。泉州制鞋业的产业链条相当完整和成熟,做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配套生产厂家在泉州都能很快找到。这种空间上的集中无疑能够降低外来投资者的生产成本。台湾鞋企有多年为世界品牌作OEM(定牌生产合作,俗称“代工”)的经验,在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了完善可靠的国际网络,台湾企业在营销世界品牌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时,在企业管理上台湾也积累了很多先进模式。因此,泉台鞋业产业存在很多合作的空间。”

    但林昭杰同时也认为,世界的大品牌,他们的制造都在中国内地。中国内地已经具备制造世界品牌的基础,但不应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制造方面,而往品牌和通路去走。按照目前泉州鞋业龙头企业的运作情况,他们可以先把制造业交给专门的加工制造工厂做。台湾企业则可以利用这一机会,拿出营销世界品牌的经验,和已经掌握的国际销售渠道,配合泉州企业多年来打造的品牌,在未来10年里将泉州鞋业品牌推向世界。“中国是个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这样的市场,比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加起来还大。未来消费市场转移,3~10年内,肯定是以中国为主”。

    产业升级  学学台湾同业公会

    产业升级,对于国内的制鞋产业来说,提了很多年,但在危机面前,升级显得更加迫切,也孕育着更多希望。康奈集团的郑秀康把企业的经验带到了泉州,那就是善于“整合全球优势资源”。“20年来,中国鞋成长很多。2006年底,在国家商务部和莫斯科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勇敢地走了出去,花20亿元在莫斯科投建了工业园区,两年运作下来,目前已有17个中国企业进驻,把中国产地的半加工延伸到国外去,市场也扩展到国际。”

    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产业升级的成本往往不堪重负。台湾制鞋业,也带来了他们的经验。林昭杰说:“台湾制鞋同业公会成立了技术中心,由制鞋工会和经济部共同出经费,建立研发中心,皮革业等原料的研发中心都集中在这边,中小企业只要负担20%的经费,其他都有政府负责,聘请很多专业人员来进行技术开发。这样对中小企业帮助很大,专利属于企业。”

    而针对目前产业向东南亚其他制鞋大国转移的动向,与会的嘉宾仍然坚持中国的制鞋大国地位不可动摇。“我们走过东南亚国家进行竞争力比较。从投资角度评估,他们并没有占到便宜,没有完整的生产链,比如说孟加拉国,他们的人工每个月28美元,而中国是200美元,但只有廉价的劳工,其他产业链全部没有,同时,物流来回费用相当高,交货期要延长一个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