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行业结构优化 制鞋企业抓住机遇自我升级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9-3-2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6| 评论: 0

摘要:     自2008年开始,全球经济危机的席卷给中国制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了大洗牌的好时机。当前,金融危机加速了一些实力不强

    自2008年开始,全球经济危机的席卷给中国制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了大洗牌的好时机。当前,金融危机加速了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关门。对沿海地区来讲,是产业升级换代的好时机;对内地来讲,承接产业转移有了更多的空间。这时候,更可以趁机让产业进行提档升级。

    因此,现阶段鞋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次行业结构性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这既是行业发展阶段上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严峻形势下要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也唯有经历过这样的阵痛,才能成就一批拥有一流设计、技术、材料和人才的新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制鞋企业。

    行业调整 鞋企自强待崛起

    实际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因为市场的低迷而乱了阵脚,而是趁着这个时期将外部压力转化为企业自我改造的内部动力,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产品建设,稳扎稳打,为“春天”的到来“备粮囤草”,这无疑是明智之举。对于企业来说,“产业升级”是目前阶段必练的基本功。在这个阶段,鞋企要么在沉默中等待倒闭,要么自己闯出一条路,转而向高端产品发展,并努力把自己的品牌做进成都的高端商场中去,开启自主品牌之路。

    业内专家也表示,制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此次世界经济萧条的机会,实施对内对外的重组兼并战略,加快国外技术和品牌尤其是国际化高端设计技术人才和设计机构的引进。同时加快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企业自身的结构性调整和转型,突出经济萧条重围、化危机为机遇。

    鞋业格局转变 中国实力犹在

    虽然行业大洗牌让很多中小鞋企举步维艰、甚至倒闭,但中国制鞋行业整体实力犹存。中国制鞋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凭藉优质的投资环境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各种鞋类生产的产业集群,建立完善的鞋业成品和鞋材市场以及鞋类的研发中心和资讯中心等。虽然中国制鞋业如今也面临着各种因素影响以及来自印度、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中低档鞋类方面的竞争,在高档鞋方面又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竞争,但中国制鞋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是其它国家难以匹敌的。越南虽然是中国鞋业特别是台资鞋厂转移的首选,但随着越南鞋厂的增多,劳动力和土地的成本将会超过中国内地,而越南的原材料供应,产业基础以及内销市场的潜力更难以和中国相比。

    正如联合国工业司官员所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在全球很难找到比中国更好的适合制鞋发展的国家。亚洲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国也认为,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制鞋业不会转移到其它国家去。当然在目前形势,部分不适合在新环境不继续发展的鞋厂关闭或转移到别的地方,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抓住机遇 促进鞋企发展

    按照业界有关专家人士的分析,今后中国制鞋业的发展必然要从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要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和效益型转变,产业升级换代是必走之路。在这种形势下,制鞋企业应做好准备,抓住行业调整带来的机遇。

    第一,从数量上看,中国鞋业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或许今后将有所下降,但品质将得到提升,产品价格和出口总值将会不断增长。

    第二,中国制鞋业的产业转型和转移是大势所趋,一部分有创新能力和规范性较强的企业,将走向产业升级的转型之路,一部分依靠生产成本取胜的企业将转到内地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地方,如广东珠三角制鞋业已开始向东西两翼相对较落后地区转移,温州制鞋业已向西部地区转移。

    第三,产业布局更趋合理。经过产业调整大洗牌之后,中国制鞋业的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比如广东珠三角鞋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东莞形成国际中高档鞋品的加工基地和国际鞋业总部基地;广州形成国际鞋业、鞋材业的市场贸易中心展览中心和研发中心;鹤山、温州形成男装鞋生产基地;惠东、成都形成女鞋生产基地;潮州、揭阳一带形成工艺鞋加工出口基地。而福建泉州晋江一带形成全球运动鞋生产基地。

    第四,内销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本身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鞋仅为1.7双,在今后几年内,中国人均年消费鞋类提高到3-4双,是完全有可能的,因而,中国有能力的制鞋企业应提高产品的设计及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市场建立、培育和发展自己的品牌和建立市场行销管道,更好地拓展国内市场。

    第五,创立品牌拓展国际市场。中国鞋已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但品牌却不是中国企业的,绝大部分是加工贴牌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应加快在国际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和行销管道,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创造更大的产业优势。

    总之,在此次经济危机带来的一轮大浪淘沙之后,多数小作坊式制造商、不规范企业都将会被淘汰,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规范。而在这轮调整中,能够渡过寒冬存活下来的企业,在历经风雨后,也终将看见美丽的彩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