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股来自大西洋彼岸的金融危机风给国内的众多鞋企带来了致命的一击。一时之间,缩衣节食、裁员降薪、鞋企倒闭、老板自杀等等一系列的事件,阴霾了整个鞋业市场。但中国有句老话说“物极必反”,危机之下,必然存在转机。如今,虽然鞋企仍面临经济萧条景象,却也迎来了“反周期”的发展,终端资源成本降低就是转机之一。 一、 店租成本下降 金融危机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国际消费市场的低迷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全球经济的萧条。2009年,众多行业的不景气使得市场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导致了一些商家主动从市场中撤退。停止运营的店面增多,而开业的大幅骤减,一些店面由此空闲下来。店面出租市场也从以往的供不应求发展到如今的供过于求,这必然导致店面租金的下滑。 2009年,虽说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但是店面租金的下调,对于品牌鞋类企业扩张市场来说,反而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据调查,2008年里,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授权的零售店新增加了951间,总店铺售面积上升31.7%,而今年,据许志华总经理表示,终端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加快他们扩张的步伐。 随着店租的减少,店铺的转让费用也一路下跌。虽然市场上在一些地段好的店铺仍然会维持抢手状态,但整体店铺市场没有像往年那样转让费无限加码。在以往,一些商家退出市场之前,往往能收到一笔来自于后来者的丰厚的转让费用,而今年,面临金融危机,拥有开店欲望的商家大幅减少,等不来下家,退市商家也只能黯然关门离去。这对于品牌鞋企的扩张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匹克集团总经理许志华表示:“以前要是看中一些店面,在谈判后需要支付很高的转让费用,但是2009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而匹克集团也正如许总所期望的,进入2009年之后,店铺数量不断增加,并在国内不少主要城市相继开业了几家旗舰店。 二、 终端资源增多 目前,金融危机导致很多行业的投资都趋向于保守,终端店铺资源大量回流,这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品牌鞋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扩张市场的好时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迪斯尼运动项目营销中心总监叶双全表示“以前是有钱而拿不到店,但现在机会就比较多了,在上周,我们一星期内就开了20家店。”他认为,目前终端单店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对于有实力的品牌来讲,在大家都处于低潮的时候,是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 而在店铺资源回流的同时,鞋企终端的人力资源也逐渐充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实施了裁员手段,致使一部分人失业,同时,刚走出校门的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也由于金融危机而找工作无门,这些,都给鞋企终端提供了大量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加速鞋行业的“洗牌”,导致了一些中小企业走向倒闭,但同时也给品牌运作良好的企业带来了转机。终端资源的回流就是其中最明显有效的契机。“09年正是抄底的好时机,也正是扩张的好时机”,李光斗教授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