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百强县福建省晋江市在此次经济“大考”中,迄今成绩“良好”。 昨日,晋江市常务副市长洪于权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08年该市工业生产总值1553.12亿元,增长14.8%,新增超亿元企业52家,累计达290家,目前晋江经济比较平稳健康。 晋江市经发局副局长林永红指出,该市用电负荷已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他说,中小外向型企业订单虽有减少,但本地部分品牌企业已承接了这部分中小企业的产能。 另一惊人的指标是,该市1~2月出口逆势增长3.92%,而同期全国出口增速为-21.7%。晋江市商务局局长谢陆伟对本报表示,从当地重点龙头企业同期出口情况看,晋江应对金融危机情况稍好于其他地区,下一步将鼓励企业抱团参与跨国经营。 晋江经济逆势“飘红”,秘诀何在? 洪于权说,“品牌和上市”是晋江企业抵挡金融危机影响的两大法宝,同时,政府也从企业融资等五方面大力帮助企业突围。据悉,目前这个县级市共有“国字号”品牌100多个,上市企业13家,后备上市企业数十家。 “全球消费者只要少买5双运动鞋,就有一双是晋江制造的,晋江经济自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小。”洪于权说,但关键是品牌效应的支撑,加上近年来政府还引导企业上市,带动了品牌企业和上规模企业的规范管理。 他透露,安踏和恒安等上市企业,目前仍手握几十亿现金流,而德尔惠直至去年年底经营状况仍然良好,“今年他们告诉我仍有信心。” 洪于权坦承,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和政府都是一场“大考”,但晋江政企一心,银企互动,采取了五招助企业突围: 一是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今年3月18日,晋江市担保公司累计担保贷款27笔、792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17笔、3.88亿元;商标质押已办理4家企业贷款1800万元;股权登记质押已办理4家企业贷款5600万元。同时引进民生、招商、泉州商行等到晋江设立分支机构。 二是破除用地用工瓶颈。加快推进总规划面积超800亩的泉州出口加工区标准化厂房及一批镇级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在加大外来工维权力度的同时,组织企业到广东、浙江招聘鞋服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是扶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了企业赴国外参展的展位补贴、年度出口额增量超 100万美元企业的奖励和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引导企业到境外设立商务机构,去年兑现财政扶持和奖励企业资金1.44亿元,今年将超1.5亿元。 四是加快传统产业链整合提升。推进传统产业链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系统延伸,引导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再造生产流程和工序,建立研发技术中心,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五是优化公共服务环境。该市建立了五套领导班子挂钩重点企业制度,要求对挂钩企业实行“三包”,即“包难题化解、包项目落地、包企业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