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聘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 应当说,对招聘质量至今尚没有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我们不妨认为,招聘质量是企业的招聘成本、招聘员工合格率、员工忠诚度和员工离职率等项指标的综合反映。目前,一方面许多人特别是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抱怨招聘质量不高。那么,企业招聘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部分员工学历、能力不符合要求。据统计,持有假文凭的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约占20%左右;另二方面,由于部分高校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持有真文凭,却没有什么真本领。 第二,员工离职率较高。有许多企业招聘的员工,在合同期内第一年的离职率非常高,个别企业员工一年内离职率接近100%,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招聘成本高。招聘成本除广告费用、出差费用、面试、测评费用、录用人员安置费等费用外,还有因人员离职而需重新招聘员工的费用,以及招用不合格员工带来的损失等。 招聘质量低下的原因 引起企业招聘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诚信制度缺失。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就整个社会来说,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社会中,各种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社会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又助长了不诚倍行为。现实社会中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名普通的高中毕业生靠一张假文凭混入企业,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后,最多开除,该员工还可以到别的地方换一种身份继续找工作。 第二,招聘管理不周。科学高效的招聘决策对于招聘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招聘决策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招聘决策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招聘计划、招聘时间、招聘地点、招聘渠道、招聘人员、招聘程序等。一些企业往往问题就出上述招聘环节中的某一环上,比如招聘时间仓促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招聘质量不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招聘者素质不高。招聘计划制定得再科学,也要由招聘人员去落实。招聘工作对招聘者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具体说来,一个优秀的招聘员工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一是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二晃具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如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现在,很多企业最缺乏的就是经过专业训绦的招聘人员。 第四,教育体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中等和高等教育没有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结果造成有的专业供过于求而有的专业又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轨。如有的高校的教材十几年未变,以至于学生一毕业就发现所学的知识早已过时。此外,由于学校教学的应用性较差,使得学生缺少实习的机会,结果是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简单操作也不会。 提高企业招聘质矗的途径 第一,加快信用体系建立,提高失信者的成本。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信用体系的建立。我国也已开始建立信用体系的步伐,如上海市已开始为每个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并逐步过渡到为每个市民建立信用档案。这种模式可以在全国推广。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失信者的成本,如加大对制售假文凭者的处罚力度。这样就可以为提高企业招聘质量创新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进行科学决策,提高招聘者素质。企业领导首先要认识到,招聘员工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更是领导者的事。作为领导,应该从全局的高度看待招聘质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招聘策略。此外,要采取科学措施提高招聘者的素质。这方面,企业领导一要选准人,要选用一些德才兼备的人员,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掌握招聘的程序、方法和手段;二要建立约束和惩罚机制,对于由于招聘人员的原因,造成招聘质量低下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实际技能培养。学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在对市场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调整现有的专业设置;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在抓好学生理论学习伪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使企业进行招聘时,候选人的素质能大幅度提高,从而为提高企业的招聘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