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业门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信息资讯 政策法规 协会资讯 产业聚合 福建鞋业 人才专区 福建童鞋 时尚鞋品 会员介绍 协会之窗 会客厅
福建鞋业门户网 门户 往期新闻 查看内容

鞋业王国如何练就_国内动态_信息资讯_福建鞋业门户网

2009-4-3 0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4| 评论: 0

摘要: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09时,回头再看泉州鞋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铸就了今天泉州鞋业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据统计,截止到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09时,回头再看泉州鞋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铸就了今天泉州鞋业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泉州地区的鞋企及其相关配套的鞋材、皮革、辅料等企业约3000多家,从业人员近60万人。2008年的年总产值超过600亿元,运动鞋、旅游鞋占全国产量近一半,占世界运动鞋、旅游鞋生产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三大制鞋基地之一。其中泉州辖区的晋江市被命名为中国鞋都(运动鞋)。全行业有12个中国名牌产品,5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含司法认定);有55个企业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以及特步寰球”2个出口免验企业;获得中国真皮鞋王中国领先鞋王中国真皮名鞋称号各1个。泉州生产的旅游运动鞋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60%,其中有5个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进入前十名,泉州鞋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10%,也就是说,世界每10双运动鞋中就有一双泉州产。
   
泉州鞋业辉煌的背后,历经了多次产业提升与发展,才造就了今天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的生产工艺、繁荣的鞋业市场以及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鞋业品牌。

    起步:从手工作坊到外贸加工

    泉州鞋业的发展,最早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依靠几支锤子、几把剪刀、几台缝纫机的家庭作坊式起步,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经过几年发展,开始体现出集群的形态,形成繁星点点的大小工厂,产业集群开始形成雏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泉州制鞋业开始通过嫁接外资,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装备,走增资扩营、规模扩张之路。90年代初期,随着买方经济时代感的到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泉州的很多企业成为国外的企业贴牌生产,赚取微薄的利润。从仿造加工到贴牌生产,泉州向前迈了一步。
    随着大规模的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泉州的制鞋技术装备水平在90年代中后期已居全国领先地位。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准、产品质量已经足以满足一些国际品牌的需求,陆续有不少厂商取得了为国际品牌做OEM的资格。这一期间尤以寰球鞋业和三兴鞋业为代表。这个时候的泉州鞋业对外订单迅速提高,国际品牌和采购商所下的订单、支付的加工费源源不断,OEM让许多泉州的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初始积累。这段时期,产业链条在这时候发展日趋成熟,做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配套生产厂家在陈埭鞋材一条街都能很快找到,为今后的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7
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却给了满足于OEM的厂商企业当头一棒。国际市场艰难,订单急剧缩水。简单的OEM,赚取微薄的利润难以为继。自创品牌开始成为泉州制鞋企业思考的问题。

    调整:开创自主品牌时代

    也正是看清了OEM对于企业发展局限性,在90年代后期泉州制鞋企业开始逐步向创品牌过度,自有掌握销售渠道及进行品牌化改革,将原有的生产能力转化为品牌经营的基础;利用加工产生的利润来贴补品牌化动作,开始形成两条腿走路,减少市场及经营上带来的风险,这也就形成了品牌&加工两者兼备型的企业。
   
随着国外市场的萎缩,整个泉州鞋业纷纷掉转船头,转攻国内市场。央视五套体育频道成了许多泉州鞋业宣传的大本营,一度被称为泉州频道
   
1999年以来,鞋都泉州逐步从一个运动鞋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一个运动鞋品牌基地。过去几年,泉州鞋的品牌战略取得了辉煌成果。今天的国内市场上,在运动鞋这个行业上,有80%的品牌都来自泉州。
    2001
319日,晋江被命名为中国鞋都。泉州的制鞋产业正在逐渐摆脱多、小、散、杂的面貌,而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

    发展:运动鞋、皮鞋、童鞋逐步壮大

    造牌运动大大推动了泉州运动鞋品牌在国内的井喷式的扩张。一批大品牌企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拥有超过2000家以上的网点,而专卖店的扩张从2003年开始更是进入井喷式的高峰发展期。在此后的四年时间,有的品牌甚至达到一年开一千家店的速度。全国各城市商业街的主要店面,也经历了从十年前的卖皮鞋、卖时装到至今都几乎被运动鞋品牌所占领的演变。据不完全估计,如今遍布全国的泉州运动品牌的专卖店数量已接近十万。
   
高速成长渠道门店资源成为泉州运动品牌抢占市场的有利据点,也为运动鞋品牌从单一的运动鞋产品向包括运动服装、箱包、配饰等商品延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各品牌的运动服装这一时期处于高速成长中,从单一的运动鞋朝运动装备发展。
    短短的十年,造牌运动推动了泉州运动鞋品牌的群体蓬勃发展,泉州也逐步从一个运动鞋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运动鞋品牌基地。与此同时,在石狮一带,以富贵鸟木林森吉祥鸟等为代表的休闲皮鞋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泉州休闲鞋行业在国内占据颇具影响地位。宝峰恒人等一批生产拖鞋的企业,亦在拖鞋行业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作为目前国内童鞋三大制造基地之一,泉州云集着国内大部分的儿童运动鞋品牌,有数据显示,仅泉州的南安一市,年产童鞋就超过1亿双,产值逾40亿元。南安洪濑也因此被授予中国童鞋之都称号。毫无疑问,泉州鞋业已成国内乃至国际上影响巨大的制鞋产业基地。
   
特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表示:如今的泉州鞋业有此辉煌得益于品牌效益,与早期做OEM不同,自主品牌为企业带来了市场利润和品牌附加值的提升。
    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志忠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泉州鞋业发展到今天,特别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泉州鞋业依然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这些品牌企业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提升:大步迈向资本运作时代

    2005年以来,鸿星尔克野力安踏特步等企业先后在新加坡、香港成功上市,成为近年来泉州运动鞋产业从鞋都体育品牌之都的立体升级后,又大势迈向资本市场。从鸿星尔克4800万新币,到安踏31.68亿港元,再到特步22.3亿港元,泉州越来越多的品牌鞋企开始踏入资本市场。据了解,目前有德尔惠贵人鸟乔丹匹克“361°”美克等众多品牌,都已制定了上市计划时间表。泉州运动鞋品牌,在向体育用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正积极主动地嫁接资本市场。
    通过上市为泉州制鞋龙头企业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丁水波认为,特步在香港的成功上市,不仅能为企业募集到资金,提升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而且作为上市公司在吸引人才、提升管理、合作谈判、规模扩张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丁志忠则表示,安踏没上市之前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民族企业,通过上市,安踏给世人展现出的便是一家透明化、国际化的上市公司。从内部管理、品牌运营、财务制度等方面更加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有助于安踏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
    泉州市政府副市长黄维礼认为,上市对于泉州制鞋业的龙头企业来说,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摆脱以往家族式管理的模式,而家族式管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龙头企业追求更高发展的要求,通过改制上市能够使企业脱胎换骨,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带动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