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国鞋类出口情况非常不乐观今年前5个月我国鞋出口出现了量价齐降的局面,出口量为31.9亿双,价值98.9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6%和3.3%。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我国鞋出口的主要市场,其市场需求不旺是影响今年鞋类出口的主要原因。此外,各国贸易保护注意抬头也成为制约着我国鞋类出口。东莞、晋江等制鞋基地都出现了鞋类出口量值下降的情况。只有莆田上半年鞋类的出口同比有0.5%的增长。 东莞:鞋出口1.2亿双同期下降60.6% 今年1-6月东莞市鞋出口1.2亿双,比去年同期下降60.6%;出口值11.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6月份单月出口量跌幅是上半年最低的月份,单月出口总共0.2亿双,同比下降54.4%;出口值2.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9%。 晋江:鞋类出口量值双下降 据晋江检验检疫局统计,晋江市今年上半年共出口鞋类25575批、7.5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17%和5.60%。欧盟国家仍然是晋江鞋类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货值2.41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31.84%,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欧盟货值下降12.58%。 莆田:出口鞋7.18亿美元同比微增长 上半年,莆田共出口鞋类7.18亿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6月份出口鞋类1.55亿美元,增长14.9%,实现了出口量逆势增长。 据介绍,莆田采取多举措提升莆田鞋类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推动鞋企节能技改,引导100多家企业通过把加热管烤箱换成红外线设备,年可为企业节省1500万元。组织企业抱团到德国等地推介产品,变“在家接单”为“上门接单”,减少中间环节。扶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推出在线购物网站等,降低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