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广交会所搭建的平台,不仅仅是让参展商结识新客人、维护老客人,最大的收获还在于综合吸收别人产品的优点及创意,明确下一步生产的方向。”采访中,很多泉州企业都肯定了参加展会的价值所在。 据了解,在作为“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上,来自泉州纺织服装、鞋业、箱包等产业的参展商们,的确感受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成为他们调整未来生产经营方式的依据之一。 服装业:小单暴增,企业拼单生产 “从本届广交会纺织服装企业的接单情况来看,本期广交会光景好过上届,国外客商已经开始花钱,但是依然很谨慎。体现在订单上则是大订单减少,小单数量增加。”泉州一参展纺织企业的负责人 “考虑到打样的成本问题,以往服装企业通常只接10000件以上的订单,但是考虑到今年的出口形势,现在对于500件、1000件的小单,只要不会亏本,我们也会接下。” 业内人士认为,小订单也是可以积少成多的,对国外采购商而言,不大可能下太小的订单,毕竟是搞贸易而非搞零售。大部分的采购商心里都有一杆秤,先下小单看看工厂的供货情况,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一旦运作成熟,市场的需求也逐渐回暖,这些下小单的客人可能转下大单,对企业而言,要善于判断,如果下小单的客人有潜质培养成大客人,这样的小单即使不赚钱,也应该接。 鞋业:款式增加,品牌意识提升 “今年不少鞋企参展的款式多,颜色也十分明亮。”泉州一外贸公司负责人林经理告诉记者,有一家女鞋参展商,摆出的款式就达千余种,而且价格也不贵,在4美元到10美元之间,由于款式众多且设计新颖、颜色多样,吸引了众多外商驻足和洽谈。“如果企业有能力,可以尽量提供多种款式,任外商选择,这样接单会更加容易。” 考虑到这种新的变化,晋江一运动鞋企外贸部经理 除了款式的增加,今年不少出口鞋企都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在本届广交会上,品牌意识处处可见。从泉州一些品牌鞋企的参展情况来看,一些企业接待客商、交易量增长达到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的增长量。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新开发的产品,这些产品要么环保,要么风格奇特,这些企业的展位最能吸引国外客商的目光。 “具有自主品牌、设计新颖、绿色环保、技术含量高,已经成为国外客商选择产品的主要标准。”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泉州出口鞋企在贴牌生产的同时,应该要认真地思考如何拓展品牌,逐渐由低端鞋向高端鞋、品牌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