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真的愿意做专利权质押贷款,那么对我们企业来说绝对是好事,希望这项工作能落到实处。”福州某科技型企业总经理张先生近日在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张先生说这话的前一天,福建省政府正式出台《福建省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此,福建企业的专利权将有可能直接兑现成真金白银,这也为闽企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目前我省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和一些金融结构着手研究专利权贷款的具体操作方案。
最高可贷价值评估额的一半
据了解,《意见》由省银监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以及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发文,几乎福建省所有的银行都覆盖在内。 《意见》所称的专利权质押贷款,是指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授予专利证书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财产权作质押,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取得一定金额人民币贷款,并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贷款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大约有6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尽管它们拥有不少专利技术,但是要迈开步子发展却往往被资金掣肘,想融资又缺乏银行认可的有形资产作抵押,“很差钱”正是他们的生存写照。 另据省科技厅网站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省专利权授权总累计62629件,当年累计3087件。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项专利中,企业获得的专利有351件,居各类申请人之首。而在我省去年7000多件专利授权中,专利评估的比例仅为全部评估金额的3%,专利权的融资功能没能发挥出来。 此次《意见》的出台正式为了“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发挥专利权融资功能,支持专利技术产业化。”根据《意见》,借款人要想成功贷款,其专利权的剩余有效期不少于8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剩余有效期限不少于3年。 这一规定较其他省份,有很大的创新。在其他省份,专利权的剩余有效期限一般是1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不少于5年。福建省为了鼓励更多的专利实现融资,特意放宽了有效期。 至于企业最为关心的贷款额度,《意见》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以专利权价值评估结果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由借贷双方协商按专利权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发放,原则上不超过专利权价值评估额的50%。
操作有难度 方案尚“待产”
听到专利权可以贷款的消息,张先生在期望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问题是发明专利的市场价值如何去评估?此外,发明专利审批都要花2年时间,而这2年正是企业生存最关键的时期,有的小企业等不到批下来,因为资金跟不上,就‘死’了。” 事实上,作为企业主的张先生所担心的,与放贷的银行所顾虑的如出一辙。福建海峡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黄孝煜向记者坦言,专利权质押贷款操作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专利权市场价值的评估以及如何处置、流通都是要解决的难点。
据了解,价值评估是知识产权质押最重要的环节,虽然目前我国制定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但由于评估人才缺乏、权威评估机构不多、评估市场混乱等现状,可操作性较弱。专利本身的价值有多高,银行业也没底。另外,黄孝煜表示,如果质押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的,那么银行如何处置质押的专利权,也是一个很关键问题。 而在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柯主任看来,“在企业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的过程中,成本问题也要考虑。评估机构对专利市场价值的评估结果,可能未必得到银行的认可,如果最后银行没批这笔贷款,那么此前产生的评估费、担保费,也许还有律师费等费用,企业很可能就这样白白花掉了。” 但是,不管困难如何,我省在专利权贷款上已经开始迈出了步伐。据了解,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目前正与福建海峡银行、泉州银行等金融结构商量、研究专利权贷款的操作方案。 黄孝煜告诉记者,“难度很大,但是我们有信心能够有所突破。”“这不仅需要银行和科技部门的联动,更需要整个配套机制的完善,如权威的评估体系、专业的拍卖机构、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和创投机构的参与、以及科技信息的及时发布。我们也在思考能不能引入创投机构,方案正在拟定中。”
他山之石 今年我国不少省市都陆续开展了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工作,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省借鉴。 四川成都高新区创造了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于一身的“梯形融资模式”。企业提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申请后,高新担保会指派项目经理进行信用记录、现金流状况、经营情况等方面的考察,出具调查报告,还需通过担保评审委会的评审,经董事会决议后确定。为进一步控制风险,担保公司与企业法人或股东签订保证合同,如果到期无法偿还,签约人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 上海首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采用的是“银行+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机制,由银行、评估机构、担保机构分别承担每笔贷款10%、5%、85%的风险,并采用将知识产权质押给担保机构的担保方式,通过多方参与、风险共担方式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