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召开的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悉,一季度全市全部工业完成产值1261亿元,比增超过2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12.98亿元,比增28.88%,工业经济呈现高开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168家企业产值超亿 据分析,一季度全市工业主要运行特点表现为三个“提高”、三个“回升”、三个“突出”、一个“深化”,工业生产进一步回升,呈现高开态势。企业节后开工率和景气度同时明显提高。今年国内和国外订单均较为充裕。随着欧美市场在持续了一年多的低迷后,需求有所回暖,国外订单量呈现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反弹。尤其是在鞋服行业,以国内销售为主的晋江大力亚鞋服、野力服装等一些企业呈现自有品牌和贴牌生产两旺局面,部分企业订单生产计划已安排到下半年。此外,企业投资意愿增强,许多企业纷纷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泉港明恒纺织今年新上6万纱锭全数字控制纺纱设备,永春万家美计划进口500台比利时电脑织布机,产值预计可以达到5亿元。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翼齐飞。一季度,五大传统产业完成产值超过660亿元,比增两成,累计增幅比1―2月提高3.4个百分点。企业利润水平明显回升,其中晋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3.37亿元,比增40%。五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比增104%,贡献更加突出。石油化工业项目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产业规模仅次于纺织鞋服。随着国家加大3G建设投资、启动“三网融合”以及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等政策效应的带动,微波通信、数字卫星设备、电子元器件、智能安防、对讲机等行业形势普遍看好,订单充足,电子信息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亿元企业表现突出。一季度,全市累计产值超亿元企业168家,3月份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9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4家,完成产值比增超过50%。5家累计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表现卓越,完成产值比增138%,占全市累计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新增产值61%。此外,列入省级新经济增长点的50个项目,已有45个进行技改和扩大生产规模,完成产值比增102%。 确保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年目标的44%,必须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千方百计扩大增量,要大力拓展市场,抓好订单促生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的作用,继续组织企业抱团参加国内知名、影响力较大的展会。进一步支持出口企业用好用足国家扶持外经贸发展政策,引导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强市场研究,不断改进营销策略,拓展销售渠道,广泛推广电子商务应用。通过设备的改造、技术的进步、提高单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减少对一线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狠抓648个工业项目 项目带动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需要。今年全市各类市级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共648个,总投资113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1.57亿元。一季度,工业项目工作不断深化,工业投资增速继续加快,完成工业投资规模占全省18.75%,位居全省首位。 在泉州经济开发区,特步公司砸下2300多万元,引进德国SAP软件,购置HP与IBM服务器,目前已基本完成ERP分销零售系统建设,整个项目有望大大提高供应链流通效率,提升管理精度与管理形象。在鲤城江南高新技术园,福建钧石能源公司建设20条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五车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正进行生产人员招聘、岗前培训,明年初形成年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200MW的生产能力。在排头兵晋江,资本市场新贵清美公司投资1.2亿元的储能助力运动鞋功能中底生产线技改项目,今年可以实现生产规模1200万双;百宏化纤投资4.2亿元扩建差别化化纤生产能力技改项目进入尾声,投产后年产差别化化纤24万吨。 接下来,将明确目标进度,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按照从早从快的原则,主动靠前,积极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个案解决,提高服务实效,切实推进全市648个市级以上工业项目的顺利进展。充分考虑泉州市工业投资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较高的特点,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选准投资方向、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投资进度。突出抓好128个省级产业调整和振兴重点项目,为工业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中化泉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福建炼化二期项目、福建联合石化100万吨/年乙烯扩建项目、泉州造船厂造船项目、广东玖龙纸业高档包装用纸项目等成为重中之重。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建设用地、审批核准、环评、地方配套资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梳理,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及时给予化解。 管理与技改双轮驱动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泉州市工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广大企业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营造氛围、多头并进、加快转变提升。继续认真梳理国家、省、市一系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持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及时宣传推广各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新经验,充分展示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逐个行业开展技术对标活动,引导企业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技术水平对标活动,寻找差距,增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紧迫感。实施“千个技改工程”计划,在纺织服装、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等传统行业有重点、分步骤地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对宏远竹纤维、海天玉米纤维、华泰太阳能陶板等事关产业调整提升的骨干项目、示范项目,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加强对重大技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使扶持资金真正发挥实效。积极引导企业在自己的“围墙内”做足文章,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土地开展技改。 企业管理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要分层次、有步骤推进企业管理提升工作。引导和促进企业在精细化上下工夫,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 要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主要培训对象,重点围绕降耗增效、开拓市场以及企业扶持政策等内容进行培训,争取举办5期以上培训班,采取知识讲授、分组研讨、角色扮演、咨询答疑和现场观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培训实效。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围绕涉企法律法规、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兼并重组相关政策等内容进行培训,争取举办2期以上培训班,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