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工资上涨、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挤压下,晋江鞋类企业开始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升品牌核心价值等手段,加快了制鞋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进口先进设备。全市600多家制鞋企业进口全自动制鞋流水线3000多台(套),250家鞋材企业拥有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射机500多台,此外还大量引进立体扫描仪、电脑数控切割纸板机等高新技术设备。这些进口设备到位后,整体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一些新型生产线甚至可提高效率50%-60%。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全市规模以上鞋企均已成立产品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其中,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被确认为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鞋类企业研发中心被确认为省级技术中心。全市制鞋业依靠自主研发,掌握了2000多种鞋类生产核心技术,拥有189项专利。 三是改走“低碳路线”。匹克公司等龙头企业纷纷在低碳环保方面付诸实践,以布、草等原料取代传统的皮革,产品售价也随之下降20%-30%。 四是导入精益生产。国辉、乔丹、八哥等公司开始导入精益化生产模式,促使企业产量提升30%-50%;经过精算,1元钱的精益生产投入可以创造6.7元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