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企业通常认为快速通关的法则在于申报的进出口数据准确无误、单证相符。殊不知,快捷通关除了这一法则,还有一前提,即企业档案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海关企业档案数据是海关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通关作业实践证实,错误的企业档案数据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进出口活动,甚至有时即便企业通关了,但由于企业档案数据有误,仍会影响到企业的结、付汇及退税。因此,企业档案数据是企业快捷通关不容忽视的首要环节。 具体来说,哪些数据与通关有直接关系,可能影响企业通关呢? 注册号 企业在向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时,海关会根据企业的不同性质给予不同的十位数编码。每一注册企业的十位数编码都是唯一的,如果企业性质发生变化,应及时到海关办理申请数据变更,海关的注册号将随之改变。错误的海关注册号,将始终无法申报通关。 2004年5月,某一已在海关注册登记的中外合资企业,因中方撤资改为外商独资。企业向海关申请变更手续后,海关按独资性质给予企业新的企业注册编码。7月,报关企业用原注册号预录入申报,始终无法通过,经过多方查找,才想起企业注册号已经发生变化,但此时已耽误了货物通关。 有效期 企业在法定的有效期内才能正常申报。这里涉及的有效期包括两个内容。 1、企业工商有效期。 这是《企业情况登记表》栏目之一。 对于三资企业,企业应填报合资、合作的终止日期。如:2005年向海关办理注册登记、合资20年的企业,正确的有效期应至2025年; 对于长期企业,如国有、集体等,也必须填报一定量的合适时间,录入此类企业工商注册有效期时可在当前年加50年。 2、企业通关有效期。 企业注册登记后,必须按规定参加企业年审,因为H2000系统中增加了“年审有效期”的信息。超过年审有效期的经营单位和申报单位,一旦其报关注册有效期或工商注册信息有一个失效,系统将自动不再接受其申报,企业也将无法正常通关。 目前,因不按规定时间参加海关年审而不能通关的企业大量存在,尤以外资企业居多。 2003年6月,连云港某外资企业在口岸申报出口一批蔬菜,单证已经备齐,货物也发运至港口,但由于没有参加当年的企业年审,至使货物无法通关,耽误了船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企业名称 海关企业档案数据库中的企业名称也有2个,一个是工商注册全称,另一个是海关注册名称,两者应该是一致的。 但是,有的企业名称较长,按照数据档案库字符的要求,必须将企业名称压缩至15个汉字以内,这时就会出现海关注册名称与工商注册名称不尽相符的情况。这样,虽然货物正常通关了,但还是会影响到结关后的出口退税、外汇核销等工作。 税务登记号 一般来说,企业的税务登记号有2个,一个是地税号码,另一个是国税号码。 企业向海关提供的应是国税部门的15位纳税人识别编码,编码的前6位是企业所在地代码,后9位是企业组织机构代码。 税务登记号的正确与否,一般不影响企业的申报环节,但是对于涉税进出口商品,在税收征管环节,税务登记号就会起到一定作用,如果不按要求填报,或填报有误,就会影响税收后企业到国税部门的抵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