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泉州市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发展中的各种机遇、挑战,泉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作为、奋勇争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突出自主创新,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突出建设环泉州湾中心城市,突出城乡统筹,突出民生保障,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报今日开辟专版,和读者一起回顾泉州“十一五”的辉煌历程,并以此为动力,全面推进现代化泉州建设。 五年之间,产业在提“轻”。一个个传统产业纷纷从制造的圈子跳出,开始敲打创造之门:2007年,三个中国顶级服装设计师带着泉州品牌,第一次走上巴黎、米兰、纽约时装周的红地毯。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朝鲜、立陶宛、伊拉克、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国家队分别穿上鸿星尔克、康踏、匹克、露友、特步赞助的运动装。NBA赛场有了安踏、匹克、鸿星尔克、亚礼得的联袂亮相。宝峰鞋业把拖鞋第一次带上世博会……这些坚实而有力的全球脚步,凝聚成泉州产业品牌的世界梦想。 一批上市巨头 “晋江板块”摘下县级市第一 五年前,如果你从晋江的世纪大道走过,几乎可以把包揽央视五套的广告商都“拜访”一遍;如今,这条耀眼的通道,已是资本大鳄的舞台。就在几个月前,晋江凭借26家上市企业超越了江阴,成为县级市资本市场的王者。从品牌之都到资本之城,晋江的“小城大计”已经初战告捷。 四年过去,攻略天下的泉州上市英豪上升到59家,队伍中出现了安踏、特步、匹克等一批享誉国内的名字。他们的资本脚步迈向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在世界经济舞台书写傲人的泉州记录。2009年,美国纳斯达克的钟声第一次送给了泉州人,喜得龙由此成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 在亚洲市场,5年之间,泉州资本同样演绎着神奇之旅――首家直接在马来西亚交易所挂牌的外国公司、首家在韩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国本土纯运动品牌在海外资本市场的最大融资规模…… 今年年初,“推动企业上市、提升管理水平”千人大会让泉州的资本舞步更绚丽、管理风暴更猛烈。“121工程”画出泉州新的上市蓝图:力争用3―5年的时间,累计完成改制企业1000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00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100家。 |